文青重地大館當代美術館最近推出全新展覽「幽靈維面——電馭叛客在未來之年」,是次展覽由Lauren Cornell、陳樂明、譚雪及Tobias Berger負責策劃,並由助理策展人Jeppe Ugelvig協力舉行。靈感來自八十年代經典科幻電影《2020》和動漫《阿基拉》等所預視的2019年,探討「電馭叛客」(Cyberpunk)的美學如何滲透於當代藝術及視覺文化中,並審視這類型的科幻構想如何成為我們的當下。

Cyberpunk是於1980年代興起的科幻小說類型,其所描繪的未來充斥着先進科技,城市範圍不斷蔓延,社會秩序全然不同,而一眾特立獨行的角色則身處社會邊緣,奮力完成自身的任務。不論是電影《2020》和《廿二世紀殺人網絡》,還是漫畫《攻殼機動隊》、《阿基拉》等,cyberpunk文化持續出現於各種藝術載體,掀起不少的話題和探討。
展覽由即日至2020年1月4日,參展藝術家來自香港、中國內地、韓國、澳洲、加拿大、美國、印尼及日本等地,各自演繹心目中獨特的cyberpunk形象。作品形式多元化,當中包括數碼錄像、混合媒體作品、三維繪畫作品、雕塑、錄像、全息影像、攝影作品及印刷作品。







展覽圍繞着「元城市」着墨,這是Cyberpunk作家William Gibson對互聯網的稱呼:一個既現實又虛擬的城市空間。不論是通過描繪虛擬的巨型都市、建築物或城市地表的全景觀,抑或是對生活於此的人在情感或心理上的細膩刻劃,這次展覽的作品皆是為了探究Cyberpunk大都會的轉變,如何由對未來生活的幻想式比喻,變成令人無從逃避,循環不息的現在。
展覽為期約三個月,期間舉辦一系列公眾及教育活動,包括「大館當代美術館家庭日」(11月3日及12月1日)、「《阿基拉》放映節目」(10月16日)、「藝術不夜館:《2020》放映會暨Ackbar Abbas座談會」(11月21日),以及定期的導賞團。展覽在大館賽馬會藝方的藝術展廳舉行,公眾可免費入場。